1951年9月桂阳县被列为革命老根据地,桂阳县是红色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被省民政厅认定为湘赣苏区县。历史的回顾让我们回到1927年10月25日,在桂、永、郴三县交界处的东华山庵堂里,桂阳人曾在孙中山部下当过营长的邓华堂和周树堂发起并秘密召开了桂阳、永兴、郴县、宜章、耒阳5县联合起义军事会议。会议重点传达了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指出今后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组织革命的武装打倒土豪劣绅,建立苏维埃政府,实行土地革命。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在湘南大地迅速开展。
图一、桂阳土地革命时期刻有“桂”字的木量斗
图二、“桂”字木量斗底部用毛笔书写的“农会”两字清晰可辨
这只从桂阳洋市镇老屋村收来的中间刻有楷书“桂”字的木量斗,就是这次桂阳苏维埃政府指挥农会进行土地革命运动的产物。量斗杉木制作,高31厘米、口径21.5厘米、底径33厘米,制作规整,锥形体,口缘及中、下、底部,均装有厚实的铁箍和扣钉,厚重、扎实、耐用。成为当时桂阳农会用来量稻谷的标准量具,一斗就是一升,计重20市斤。用毛笔书写的“农会”两字,依然清晰可辨,成为桂阳土地革命时期的珍贵文物佐证。
图三、桂阳农民赤卫队使用的大刀 http://www.chenzhou.com.cn/
1925年至1927年桂阳全县发展农会会员3万多人,桂阳掀起了以农运为主体的大革命运动。全县成立了12个区农会,63个乡农会,会员与全县各级农会直接掌管的群众达10万余人,成年农民基本上都集合在农会的旗帜之下,占全县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桂阳的东乡和南乡,武装暴动成绩很大。请来铁匠制造土枪、梭镖,青壮年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打出了农民赤卫队的旗帜。朱德、陈毅部队进驻宜章后,中共桂阳县特别支部即派何汉麟、李克刚前往宜章联系,汇报情况。回来后向党组织传达了朱德的指示,决定发动群众,组织革命武装,立即响应湘南起义,武装夺取政权。
http://www.chenzhou.com.cn/
图四、桂阳农民赤卫队使用的梭镖
图五、桂阳农民赤卫队使用的刀具
在桂阳境内,江园、北雅、园林、老屋(桂阳洋市镇辖村)、正和、阳山等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红旗漫卷西风,唤醒桂阳工农。拂去“桂”字农会量斗尘埃,重温革命先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永远铭记哪些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